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建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建立中国玻璃艺术的文化特征

2016-04-12 15:41:20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亦奕
A-A+

辉煌的四大发明(玻璃艺术)  王建中

  玻璃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明、冷峻坚硬同时具有折光性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变幻莫测、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它可以用于绘画、用于雕塑,可以满足艺术家的众多诉求。在艺术家眼中,玻璃代表的是创造的无限延伸。相对于玉石、古董家具等老牌收藏品,玻璃艺术品无疑可以富含更多创意。

凝墨(玻璃艺术)  薛吕

  多元发展的现代玻璃运动

  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现代玻璃艺术究竟起源于何时?学术界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称之为“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学院工作室发源,随后传入英国、欧洲大陆、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国的一场国际性的玻璃艺术运动。

  清华美院玻璃艺术专业教授王建中介绍,1962年,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哈维·利特尔顿带着7名学生开始了首次吹制玻璃的学习,揭开了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序幕,“这次教学尝试使得艺术家们能够直接接触玻璃艺术创作,不再被工厂左右,从而在自由的空间中表达自己的美学观点,玻璃这种材料也因此融入到纯艺术领域。”

  20世纪的美国处在一个自由、充满生机的多元化艺术创作时期,表现主义、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甚至行为艺术,这些艺术流派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玻璃艺术。业界普遍认同美国的现代玻璃艺术具有先锋作用,“这种先锋作用一是指观念的引领: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一开始就认为技术是廉价的,想法才是玻璃材料应该追求的途径,这一观念引领着世界玻璃艺术的发展。二是技术的革新:以美国著名玻璃艺术家Dale Chihuly为例,他在掌握了威尼斯传统玻璃吹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革新,并拓展了玻璃吹制工艺在室内设计、室外景观等领域中的应用。”英国Wolverhampton大学玻璃艺术博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薛吕表示。

  尽管美国的现代玻璃艺术运动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玻璃运动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同区域的艺术家在创作中都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王建中概括为意大利“技艺派”、捷克“抽象表现派”和法国“抒情浪漫派”,他指出,东欧诸国的玻璃艺术很前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比如,捷克的现代铸造玻璃艺术先驱李宾斯基夫妇创建了现代玻璃艺术的立体派风格,将玻璃的光学特性引入建筑空间,充分利用光线创造新的空间形象。”

美国艺术家Dale Chihuly玻璃艺术室外装置作品

  工作室教学仍处于摸索期

  如果说欧洲的玻璃艺术观念表达更突出,那么亚洲的玻璃艺术则更具象征性和符号性。“日本的现代玻璃运动早于中国和韩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企业派研究人员去欧美学习,80年代开始在院校开设玻璃专业,比如多摩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王建中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并没有完全照搬欧美的玻璃教育模式,而是充分考虑变革玻璃本身的问题,并且充分体现出本国的艺术理念,特别是琉璃珠和吹制玻璃器,清新淡雅的色彩装饰让人领略禅意浓浓的东方意味。

  中国当代意义的玻璃艺术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7年杨惠珊、张毅夫妇首先在台湾开设了具有当代意义的玻璃工作室——琉璃工房,致力于复兴中国的玻璃工业。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院玻璃工作室运动发端于2000年前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分别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学院玻璃工作室,设置学位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发展至今,国内已有20多个大专院校设有玻璃专业,包括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苏州工艺美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等。

  中国学院玻璃工作室教学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从今年的选课情况看,多为数字传媒、环艺设计方向的学生,学生们在课程的开始可能对材料、工艺、理念不太理解,但到了课程的中后期往往会找到感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有意味的玻璃作品后,他们就能感到课程是很有意义的。”王建中说,当前工作室教学存在的困难主要是设备跟不上,窑大多是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实践课一般采取和工厂合作来完成吹制玻璃的作业。

  薛吕曾在2015年《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发展研究》的研究报告中对中国学院玻璃工作室运动未来发展提出了4个主要观点:一是专业设置:提出“玻璃是一种材料,而非专业”的观点;二是教学内容:突破窑制工艺局限,进行技术革新,实现玻璃材料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的可能性;三是人才培养定位:拓展玻璃艺术(材料)的应用范围,在建筑、室内、产品造型、首饰设计、纯艺术等各领域中找到相应的发展空间;四是中国玻璃工作室运动的特色:深入开展关于传统玻璃艺术的理论研究,建立中国玻璃艺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玻璃艺术仍在主流艺术边缘

  如何把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玻璃艺术中?薛吕认为,传统元素可以作为当代玻璃艺术创作的灵感,但不可以成为形式。每个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和理解不同,玻璃艺术实践者区别于其他实践者的关键在于使用的是玻璃材料。因此挖掘玻璃材料特质或工艺技术中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会帮助实践者们建立文化身份特征。王建中也表示,中国的现代玻璃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要靠很多人通过多年努力去创造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艺术的符号,这种形式或符号应带有很明显的中华文化的痕迹,但不是做作的、不是强加的,而是一种有机的生长出来的文化意味和精神。

  虽然,不少当代艺术家会运用玻璃材料进行创作,但在全世界范围内,玻璃艺术仍然处于主流艺术的边缘。有着大众的知名度,却只有小众的欣赏者。

  “为了让玻璃艺术进入中国主流艺术平台,这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促成中国美协下的玻璃艺术专委会的成立,虽然遇到一些客观困难,但还是希望能快速推进。”此外,王建中建议,艺术理论界、批评界应该有更多人关注这个艺术形式,“我们也应该多写文章、多办展,让更多人认识玻璃艺术,引导观众去欣赏、学习,培育更多的爱好者和收藏者。美国对现代艺术的推广下了很大功夫,他们玻璃艺术市场的建立也花了十几年时间。可喜的是,现在不少院校培养的年轻人才去国外学习,回国后成立工作室继续教授学生,艺术实践的条件也不断成熟,如果再加上专委会和学会等机构的支持和推动,中国的玻璃艺术发展得会更快。”

  上海玻璃博物馆是国内做得比较专业的玻璃博物馆,其建设和运作的模式都是以美国Corning玻璃博物馆为参照。建馆4年多,仅2015年大约就有13万观众前往参观。据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介绍,博物馆的展陈分四个主题:一是中国古玻璃展,二是关注玻璃设计的“keep it glassy” 国际创意玻璃设计展,三是支持学院派玻璃艺术的展览,四是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个展。馆藏主要以当代艺术和设计品居多。在公共教育活动方面,除了针对成人的与展览相关的讲座、互动工作坊,还为儿童专门设立了“儿童玻璃博物馆”,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玻璃的相关知识。

  张琳表示,在与国外玻璃博物馆交流过程中感到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学习,比如美国Tacoma国家玻璃博物馆在社区的博物馆身份和社会责任方面做得非常好,Corning玻璃博物馆不论在学术研究和艺术收藏方面都非常先进,不但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玻璃收藏,和现代玻璃艺术收藏,还有玻璃图书馆,是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图书馆、影像馆、展览馆。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建中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